安徽经济“半年报”出炉:地区生产总值2396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增速高于全国水平0.3个百分点。全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积极因素持续累积,高水平发展正扎实推进。
粮食的重要性,无需赘述,安徽良田万顷,是农业大省。上半年,安徽夏粮生产再获丰收,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的喜人势头,均创历史新高。
此外,蔬菜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增长2%和3.2%;猪牛羊禽肉产量216.5万吨,增长1.4%;牛奶产量31.6万吨,增长26.6%;禽蛋产量103.1万吨,增长22.8%。水产品产量133万吨,增长4.3%。
稳定的农业生产形势,如同一条扁担,一头是“粮袋子”,另一头是“菜篮子”,两头稳住了,百姓的饭碗便端得牢,吃饱吃好,“稳稳的幸福”就有了保障。
第二产业: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主引擎”,今年上半年,安徽工业生产不断提质扩量增效。
纵向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横向看,增加值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七,长三角、中部地区以及全国主要工业大省中增速排名第二。
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0.4%,这是工业供应链的基础,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 ,它为工业生产提供必要的能源和资源支持。更重要的是,作为安徽经济命脉,发展之基的制造业增长9.6%。
具体来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3%,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高6.7和13.8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中,汽车产量增长46.7%、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81.4%,集成电路增长69.9%,工业机器人增长44%,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可见,不仅是农业大省,安徽还要做新兴工业大省,高端制造领域,安徽进步显著,潜力广阔。
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12853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虽略低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5.3%),但其在后疫情时代下持续恢复和逐步增强的趋势显而易见。
特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表现出色,增长1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6.8%。为全省服务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增长点。
营业收入方面,1—5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5%,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24%,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增长31.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4.4%。
这表明,安徽不断“上新”“向新”的服务业,动能强劲,同时,针对现代服务业,安徽给予的税收优惠、创新补贴等政策支持,也有效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为安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支撑。
消费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99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4.9%,快于城镇1个百分点,乡村地区消费潜力逐渐释放。按消费类型来看,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也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打开智能手机,网上购买心仪百货,佩戴智能手表,驾驶新能源汽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当下,如此的生活场景正在流行。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类增长46.9%,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类分别增长23.1%和37.9%。全省网上零售额2314.2亿元,增长19.1%,促进消费政策带动作用显现,消费者消费结构逐步优化升级,更环保、快捷、智能化的生活方式正受青睐。
投资安徽:今年4月,渣打银行合肥分行开业。这是世界500强渣打集团近9年来首次在国内新开设省级分行。正如渣打银行(中国)行长张晓蕾说:“安徽是中国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标杆区域之一。”
诚如所言,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提高12.2%,在非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活跃,安徽经济呈现多元化发展势头,更加均衡且可持续的经济结构正在形成。
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提高16.4%,基础设施投资提高8.2%,均高于中等水准,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率更多是达到24.5%,快于同期全国平均增幅(10.6%),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形成支撑。
如今中国经济转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航道,增长潜力持续释放,安徽身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叠加地带,同时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这里以合肥为圆心、500公里为半径的区域内集中了中国约35%的人口和40%的消费市场,投资潜力自不必多说。
融入长三角,安徽不仅接受长三角的辐射带动,而且通过长三角特别是上海这个开放平台,更好对接国际资源,包括产业、资本、技术、人才等每个方面……“投资安徽,就是与机遇同行。”已成为企业界和投资界的基本判断和共识。
外贸是经济走势的晴雨表。得益于营商环境改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持续推进,以及促进外贸发展“组合拳”的有效实施。
上半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3967.8亿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同比增长7.4%,高于全国中等水准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685.8亿元,增长9.7%;进口1282亿元,增长2.8%。安徽的外贸生意伙伴南至智利、北及挪威,近到家门口的东南亚各国,遍布五洲四海,全球各地。
机电产品一直是安徽省主要的出口产品。过去6个月中,安徽省机电产品出口1881.1亿元,增长11.9%,占出口比重七成,作为首位产业,汽车及零配件贡献最大。随着安徽省外贸发展的产业基础、要素禀赋、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慢慢地加强,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合肥海关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安徽汽车(包括底盘)及零配件出口合计567.4亿元,同比增长23.8%,拉动全省出口增长4.5个百分点;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223.2亿元,同比增长23.4%;家用电器出口182.7亿元,同比增长14.9%。
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289.3亿元,同比增长0.5%,占10.8%。其中,出口家具及其零件39.7亿元,同比增长9.4%。出口农产品63.1亿元,同比增长19.8%。
服装、家电、家具等“老三样”不断转型,焕发生机;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脱颖而出,蓄势待发。
此外,上半年,安徽省非公有制企业进出口2016.8亿元,增长12%,占50.8%,比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这表明,面对外贸新优势,安徽不断激发外贸主体积极性,即便面对当前外部的复杂环境,但整个非公有制企业的外贸活力正持续增强。
同时,上半年,安徽省对欧盟、东盟、美国分别进出口510.6亿元、458.6亿元、45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1%、9.7%、7.3%。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992.1亿元,同比增长4.8%。安徽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总值为961.9亿元,同比增长7.6%。
不断加练内功,打好“调”产业体系、“稳”传统市场、“拓”新兴市场的“组合拳”,安徽货物进出口贸易,在结构调整和多元化市场方面,正不断展现出较强韧性与活力。
2024年上半年,安徽省在金融、消费价格、就业和居民收入方面均显示出积极的发展的新趋势。金融领域保持稳健增长,消费价格整体稳定,就业市场表现良好,居民收入稳步提升。
具体看:金融环境方面,存款贷款均有增长,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较多。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9万亿元,同比增长8.4%,余额比年初增加6355.2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 8.4万亿元,增长12.7%,余额比年初增加6322.9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426.8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85.8%,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金融活水“贷”动实体经济效果非常明显,也为下半年甚至未来几年全省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降幅收窄。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但整体上看,生活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进价下降3.4%,收窄0.9个百分点,工业活动正逐步回暖。
就业和居民收入方面,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9.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8.5%。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23元,同比名义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9%,为省内消费需求提供了强大动力,助力着经济的稳步复苏和长期发展。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76元,名义增长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4元,名义增长6.7%,实际增长6.3%。这一趋势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并助力了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看到一个个发展“闪光点”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困难挑战,还需深入分析问题不足,在上半年的经济工作基础上,以更有力举措扬皖所长,补齐短板,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时光向前,安徽向上,下阶段,全省上下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记者 孟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