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电力发展历史:从第一盏电灯点亮到每天的灯火辉煌

2024-08-29 03:31:22 太阳能安防

  电在远古时代就以闪电的形式给人类展示了它的强大能量,但是直到近代科学家们才找到驯服电的方法。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让发电机的发明成为了可能,19世纪末开始大量的电力设施慢慢的开始在西方国家部署了。但是,当时我国正处于清朝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生产力发展地下,电力设施也犹如天方夜谭一般。19世纪末位于中部地区的江西还是处于农业占主导的社会,工业发展如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势力微弱而渺小。

  1904年当时的萍乡煤矿为了更好的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引进了发电机3部,以及使用电力的电力打风马力机、电气拖重机以及各种电灯设备。当时的发电机组是直流蒸汽发电机组,利用蒸汽机带动发电机组发电。煤矿就在旁边,利用挖出来的煤燃烧来加热蒸汽机,也能很好地减少相关成本了,另一方面电力驱动的电动设施也大幅度的提升了煤矿的采掘效率。

  1908年南昌开明电灯公司在南昌开办,居民也开始使用电灯了。那时候的电灯还是碳化纤维丝制作的白炽灯泡,可使用时间也不是很长,但是相较于当时大部分人还在使用的煤油灯,蜡烛等照明工具,已经是非常先进了。工业文明开始在居民家中点亮。二十世纪初到解放前,在江西的不少城市或乡镇比如九江、赣州、吉安、临川等地,都设立了一些发电机组和用电设施,但是都是比较零星分布。一般就是几台柴油或汽轮发电机组带动少量的用电设施比如电灯、电动机械等。单台发电机组的功率也大多是在几十千瓦左右,发电能力比较小。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江西这些零星的发电设备也被战火损坏得差不多,有些被日本军队拆除运走。本来就很弱小的电力工业更是雪上加霜。

  解放以后,江西电力工业步入全力发展的轨道。大量的发电机组开始建设,城市内部的输电网络在不断蔓延,慢慢的变多的居民用上电力资源,大量的工厂也逐步走在电气化的道路上。解放初期到二十一世纪初,江西发电机组发电主要靠两种方式,一种是燃煤烧水,利用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组旋转而发电,这就是火力发电,一种是从高而落的水流冲击水轮机组带动发电机组旋转发电,也就是水力发电。下面分别给大家介绍下这两种发电方式在江西的发展历程。

  江西此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每年的降雨量还是比较多的,平均降雨量在一千三百毫米到一千九百毫米之间。丰富的降水和多山的地形使得江西河流众多,这些河流分别属于五大河流体系:赣江、信江、抚河、饶河、修河。流动的水体是廉价而有效地推动发电机旋转的动力源头。但是在解放前由于国力贫弱,没有建设起一座水力发电站,解放以后政府逐步加强对水电资源的勘察开发,一座座水电站开始建设。

  解放后建设的第一座水电站是在赣州赣江的上游支流上犹江上建设的上犹江水电站。一九五七年开始建设,一九五九年就有发电机组投产发电了。水电站建设完成时装机容量6万千瓦,年发电量接近三亿千瓦时,给赣州当地的工业发展提供了电力保障。上犹江水电站的建设还得到了苏联专家的指导。

  五十年代末为了利用全省的水力资源也同样是在不少水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开始了水力发电电站的建设。赣江的万安水电站,修河的柘林水电站,抚河的洪门水电站等水电站也开启了建设工作,但是由于启动的水电站建设比较多,当时的财力还是有限的,所以水电站的建设中间也暂停了一段时间,但是随国民经济发展的发展,财政收入增加后,暂停的水电站建设又重新再启动起来。

  一九六五年赣江支流袁河上的江口水电站在建设四年后发电机组开始投产发电。江口水电站是装机4万千瓦,年发电量一亿千瓦时左右。一九七一年柘林水电站发电机组开始投产发电,四年之后四台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十六万千瓦。柘林水电站大坝修建完成后上游形成的大型水库现在就成为了旅游风景名胜区:庐山西海。目前柘林水电站现有的发电量每年达到六亿千瓦时以上。

  江西最大的水电站-万安水电站是在一九五八年开始施工的,水电站大坝位于江西中部万安县境内的赣江干流上,目前万安水电站装机容量达到五十多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能够达到二十亿千瓦时以上。万安水电站建设也是经历了几次停建复建,最终在一九九六年全面验收通过。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赣江航电工程全面启动,在赣江上又新建了不少改善航运的大坝和安装在大坝上的河床式发电站。这些航电工程有:井冈山航电枢纽、吉安石虎塘航电枢纽、峡江航电枢纽、三湖航电枢纽,丰城龙头山航电枢纽等。这些水利枢纽一方面抬高了上游水位促进航运,改善了赣江沿岸农田的灌溉条件,另一方面枢纽大坝安装的发电机组利用水位落差不断地输出清洁电力,有力的支撑了江西的工业发展。

  2021年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江西的水力发电量达到64亿千瓦时,占全省发电量的比重为4.55%。水力发电量虽然占比少,但是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推动了工商业发展的同时做到了二氧化碳零排放。

  清朝末年在萍乡煤矿就开始安装了烧煤的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的机组;民国时期在南昌、九江、吉安、上饶等地有一些商人购置的燃煤或燃油的发电机组,但是功率都比较小。一九四七年在萍乡煤矿建设的泉江发电厂,发电机组的功率也只有0.4万千瓦。新中国成立之前,江西全省的火力发电机组的发电功率也只有0.9万千瓦,能够说是微不足道。

  新中国成立之后,火力发电机组开始慢慢地扩建,新建的路程。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主要是对解放前的发电机组进行扩建扩容,主要扩建的发电厂有南昌下正街电厂、泉江电厂和九江的官牌夹发电厂,这些电厂经过扩容后发电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为了支撑省内部分地区的工业发展,在一些工业发展比较快的地区新建了不少火力发电机组。在南昌、九江、萍乡、新余、信丰、分宜等地新建了不少的火力发电机组,到了七十年代,全省的火力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已达到了二十万千瓦以上,给全省的工业生产提供了电力保障。

  整个七十年代,江西省内开始建设高压的火力发电机组。这些机组的单台发电量较低压发电机组提升较多,但是投资额也增加了不少,单机组发电容量已能达到五万千瓦。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持续提升,对电力的需求持续旺盛,这些高压机组的投产也很好地满足了电力的需求。到了七十年代底,全省的装机容量也达到了了六十万千瓦以上。新增的发电机组,主要分布在景德镇和分宜县。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成为主要任务,国内外投资开始增加,工业生产增长迅速,对电力的需求大幅度提升。为了满足大幅度增加的电力需求,超高压机组开始建设。超高压机组单台发电功率能够达到12.5万千瓦,发电能力强劲。九江火力发电厂、贵溪火力发电厂、南昌火力发电厂等新上了一大批装机容量12.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这些机组的建设让全省火力发电装机容量在九十年初,达到了一百八十万千瓦以上。

  九十年代以后,江西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单台三十万装机容量的机组开始大量的建设。省内的每个地级市都开始有火力发电厂的建设,能够说是遍地开花。在城市的郊区,非常容易就看到高耸的烟囱和巨大的水冷高塔。

  2021年统计数据分析来看,火力发电还是江西发电的主力,全年全省发电量1425亿千瓦时,火力发电占86.55%,达到1233亿千瓦时。

  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过程是二氧化碳零排放,相较于火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小。相较于西部地区,江西不是一个太阳能、风能丰富的地区,这两种新的电力生产模式在近些年才开始在省内部署,但是发展迅速。得益于国家扶持和光伏发电设施的成本降低,光伏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板在一些县市也开始大面积的部署。现在省内也在推进屋顶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让一些工厂厂房,居民楼房的屋顶成为一个个小型的分布式发电站。一些县市也开始在水库水面部署光伏发电面板,将开阔的水面利用起来,水下养鱼,水面发电。经过短短十来年的发展,到了2021年光伏发电量已达到总发电量2.91%,年发电41亿千瓦时以上。

  风力发电也是在二十一世纪开始全力发展,江西南部、东部、西部地区高山众多,山峦连绵不绝,在这些高山的山顶常年刮着大风,建设在高山山脊的风力发电设施刚好可通过这些肆虐的狂风,源源不断的输出清洁电力。

  2021年全省的风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率达到5.99%,年发电量85亿千瓦时以上。已超越了水力发电,成为最大的清洁电力来源。

  目前江西还没有核能发电机组投产发电,但是已经计划在九江彭泽建设一座总装机容量四百万千瓦的核电站,不过核电站的建设还在审批阶段,具体动工日期还未知。

渝ICP备 180162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