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述评:中国企业正在赢得全球南方市场
西方跨国企业正在拱手让出全球增长最快、人口最多的市场,而中国已经收获了回报。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在8月1日刊发的题为《中国企业正在赢得全球南方》的文章中,给出了这一论断。
这篇文章称,自冷战结束以来,富裕国家的企业巨头始终主导全球商贸发展。如今,几乎每个国家的消费者和工人都在某一些程度上受到美国、欧洲甚至日本跨国企业全球业务的影响。然而,这些巨无霸正面临威胁。从汽车到服装,各行各业的中国企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向海外扩张。新的商贸竞赛慢慢的开始。战场既不在中国,也不在发达国家,而是在快速地发展的全球南方经济体。
中国企业通过两种形式进行扩张。一是通过全球化供应链。去年,中国企业对外新建投资大幅度的增加,其中大部分用于在从马来西亚到摩洛哥的各个国家建新工厂。中国企业还在努力吸引其他发展中国家的50亿消费者。自2016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在全球南方国家的销售额超过了在富裕国家的销售额。
文章指出,中国的扩张恰恰是西方政策与中国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富裕国家建立贸易壁垒,将包括太阳能板和电动汽车在内的中国商品拒于门外。于是,一些中国企业尝试规避限制措施,把生产活动转移到全球南方国家。与此同时,直接向新兴市场出售中国商品也变得更具吸引力。中国政府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关系的努力,尤其是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基础设施投资的举措,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铺平了道路。西方国家纷纷向内看之际,中国与其他新兴国家走得更近了。
这一动向在全球化遭受攻击的当下给决策者们上了重要一课:贸易能带来非凡的好处。更多样的廉价、创新、绿色产品能改善数十亿人的生活。传音公司推出的价格约100美元的智能手机让世界上一些贫穷的人群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获取互联网能够给大家提供的所有知识和服务。负担得起的医疗设施将可以拯救无数生命。低成本环保技术使发展中国家有希望在财富增长和人口增加的同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另一个教训是,让现有的西方跨国企业免于参加竞争,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付出高昂的代价。中国国内竞争帮助曾经因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而被嘲笑的中国企业掌握了为低收入消费者生产商品的诀窍,而西方企业从未掌握这种本领。中国企业目前在电动汽车和电池领域处于领头羊,而这两个领域恰好在富裕国家内部备受溺爱。中国品牌缺乏全球吸引力的想法已经被诸如快时尚公司希音之类的中国企业打破。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可能会看到进一步扎根新兴国家的好处。正如更紧密的商贸关系在20世纪末增强了美国和日本的软实力一样,中国一样能在全球南方国家发挥更大影响力。
文章称,西方曾在数十年里持续担当最积极的全球化倡导者。西方决定向内转,保护西方企业免受中国竞争的影响,而相关后果需要多年时间才能完全显现。然而,世界没有停滞不前。西方跨国企业正在拱手让出全球增长最快、人口最多的市场,而中国已经收获了回报。(编译/刘子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