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全国人大代表马军:构建具有蚌埠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09-20 05:14:26 华体育手机版app官网下载

  央广网蚌埠3月7日消息(记者徐秋韵 徐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持续回升向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获国务院督查激励;绿色转型持续深化,光伏建筑装机容量全省第1位;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明显地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率全省首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居安徽第5位……过去一年,皖北地区中心城市蚌埠集中力量拼经济,迎难而上,真抓实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扎实推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蚌埠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新的一年又有哪些目标?如何构建具有蚌埠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这样一些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央广网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军。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军接受央广网专访(央广网记者 徐鹏摄)

  央广网:马军代表您好,今年两会,您就智能传感、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发展提交了好几条议案建议,请您介绍一下。

  马军:今年,我重点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结合蚌埠实际,梳理了商业航天、智能传感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商业航天产业,蚌埠起步较早,2019年就引入了第一家企业——九州云箭,2020年就建成了火箭发动机测试场,2023年我们与上海航天八院建立了深度合作伙伴关系,启动商业航天产业园建设,现已集聚凌空天行、星河动力、深蓝航天等一批重点企业,蚌埠制造的火箭发动机已交付市场,蚌埠产液氧甲烷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今年将装箭测试。但在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军民融合协同发展不足、金融支持仍需加强等问题,所以我建议在国家层面出台专项政策,推动军民融合发展,设立国家级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生动力。

  智能传感器产业,蚌埠是传统的中国三大传感器生产制造基地,也是安徽省唯一拥有集成电路和MEMS晶圆生产线的城市。近年来,我们突出MEMS晶圆代工核心优势,联合驻蚌科研院所规划建设了中国传感谷,现已集聚企业一百余家,并成为安徽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建设的智能传感产业集聚区。建议国家设立专项基金,并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企业国产化替代等工作出台专项政策。

  作为光伏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光伏建筑一体化将光伏组件与建筑有机结合,对于节能减排、保护自然环境具备极其重大意义。目前,蚌埠市已形成了以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凯盛光伏等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但光伏建筑一体化存在着行业标准尚不完善、应用推广力度不大、政策支持有待加强等问题,应当加快光伏建筑一体化标准的制定,建议住建部出台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作业规程、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构造图集等国家级标准,制定光伏建筑材料专门验收标准。同时,加强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强化光伏建筑一体化政策支持。

  央广网:过去的一年,蚌埠集中力量拼经济,聚焦五大产业集群,取得了哪些成果?新的一年,蚌埠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又有哪些目标?

  马军: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近年来,蚌埠市锚定“制造强市、产业立市”第一战略,聚力攻坚突破新能源、新型显示、智能传感、生物化工、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累计实现产值近千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53.5%。比如,新能源产业,我们成功下线我国第一片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高效模组,并建成了国内第一条自主知识产权的300MW铜铟镓硒发电玻璃生产线%,刷新世界纪录。新型显示产业,建成了国内首条8.5代TFT-LCD超薄玻璃基板生产线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稳定量产世界最薄0.12毫米超薄触控玻璃,高强柔性盖板玻璃原片成功解决“卡脖子”难题,获批全国唯一的国家玻璃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智能传感产业,8英寸MEMS晶圆生产线列入国家集成电路生产力布局重点项目,蚌埠已成为安徽省唯一拥有集成电路和MEMS晶圆生产线的城市。生物化工产业,蚌埠是全国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基地,安徽丰原集团已掌握了从农作物秸秆制备聚乳酸全产业链技术,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生物可降解餐具唯一官方供应商。汽车零部件产业,已形成了动力电池、智能传感器、车载显示、空调电磁离合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昊方机电是全世界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行业最大制造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占比18%。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工作部署,聚焦五大产业集群建设,紧盯“优质项目+实物工作量”,坚定不移抓双招双引、抓项目建设,着力构建具有蚌埠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建设智能绿色的制造强市。

  蚌埠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新的一年又有哪些目标?如何构建具有蚌埠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这样一些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军接受了央广网的专访。

渝ICP备 180162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