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 八大行动答好“绿色双碳”题

2024-09-12 03:07:21 华体育手机版app官网下载

  近日,我市印发《泰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确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工业重点行业达峰、节能降碳提质增效、美丽城乡绿色发展、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助力降碳、绿色低碳科学技术创新、低碳社会全民创建“碳达峰八大行动”,确保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能源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最大多数来自和绿色转型的重点领域。

  《实施方案》明确,我市要积极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全力发展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严控化石能源消费,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探索低风速风电项目开发的可行路径,构建多元低碳能源体系。

  渔业项目装上光伏电板,实现用电“自给自足”;整齐的太阳能面板铺满屋顶,源源不断输送清洁能源;光伏组件接线盒项目投产,助力光伏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近年来,我市围绕‘3060’双碳目标和光伏创新应用,加快落实全市能源发展规划。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光伏装机超40万千瓦。”市发改委能源处处长李志坚说,下一步,我市将鼓励新建公共建筑、工业生产厂房和农村居住建筑规模化设置屋顶光伏。到2025年,全市光伏发电装机达到300万千瓦以上。

  实现“双碳”目标,促进能源、产业绿色发展,科学技术创新是关键。“当前,我市正聚焦绿色低碳循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突破绿色低碳、绿色包装、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能源、材料、工艺等方面的选代更新。”市科技局农社处处长陈晓燕说。

  依托江苏首个干热岩勘查验证孔兴化“苏热1井”孔址及姜堰溱湖页岩油井,合理开发建设中深层地热和油气资源;利用乡村零散未利用土地,探索发展低风速风电项目。未来,我市还将全力推进新能源规模化开发,聚焦太阳能光伏、特种合金等优势产业领域,布局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探索实施重点科技项目。

  时下,在姜堰区张甸镇杨昌东家庭农场,农户们正忙着捡拾西瓜种植留下的农膜。

  “废旧农膜回收,对推进节能减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循环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到2025年,我市将实现废旧农膜基本全回收。”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工作人员毕明月介绍,近年来,该局在春耕、秋收等关键时节,都会督促指导地膜使用者及时回收田间废旧地膜。下一步,我市将因地制宜推广高强度地膜,从源头保障地膜可回收,并选择适宜作物推广符合规定标准的全生物降解地膜。

  在养殖方面,近年来,我市从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入手,积极发展绿色畜牧业,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推进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方法,我市各地对此积极探索并取得良好成效。”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处武二忠介绍,泰兴将畜禽养殖与果蔬粮种植有机结合,推广粪污和废弃物全量资源化利用模式;靖江设立专业收集队伍,将养殖场畜禽粪污收集、运送到周边蔬果种植基地,同时配套建设田间调节池,都取得很好的成效。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常态化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持续巩固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成效。

  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我市还推出一揽子“硬核”举措: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先进施药机械,控制农业领域温室气体与氨排放;有效利用农林剩余物资源,确保到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全面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率90%以上。

  走进万象天成花园二期装配式居住小区项目现场,工人像“搭积木”一样,将工厂生产的楼板、墙板、楼梯板等部品部件一件件组装。“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减少现场作业、环境污染、能源消耗。”项目负责人杨锐说,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建筑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

  作为传统“建筑强市”,近年来,我市积极地推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据统计,“十四五”以来,我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从2016年的0.99%升到2023年的42.8%。“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实施方案》,全方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在全市重点区域率先开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和零能耗示范项目建设。到2025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的比例不低于50%。”市住建局绿色建筑与科技处处长秦杰文说。

  除了建筑,交通也是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实施方案》明确,我市将以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升级交通运输工具、加快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全面发展。

  市交通运输局四级调研员王有广介绍,下一步,我市将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交通网络,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城市配送、邮政快递等领域应用,探索开展近零碳港口、近零碳物流园区、近零碳服务区等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到2025年,绿色出行比例不低于70%。

  此外,我市还将大力推动衣、食、游等领域加快向绿色转变,提升居民绿色生活意识,引导社区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全面推动生态、生产、生活绿色转型。

渝ICP备 180162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