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时间过半,储能企业年中成绩单陆续揭晓。宁德时代日前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67.7亿元,同比下降11.88%;净利润228.7亿元,同比增长10.37%。产能利用率为65.33%,同比提升4.83%。其中,储能电池系统营收为288亿元,同比增长3%,占总营收比例约17%。
受风光装机量好于预期、储能技术进步及系统成本下降及海外需求释放等因素影响,进入二季度以来,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产品出新、需求旺盛、深耕海外成为企业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超出预期”--多家机构用此形容宁德时代二季度业绩表现,动力加储能电池出货110吉瓦时,其中储能电池占比超过20%,接近25%。宁德时代一季度动力加储能电池出货95吉瓦时,储能电池出货18吉瓦时,占比近20%。综合看来,上半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出货量预计45吉瓦时左右,而2023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总出货量为69吉瓦时,已完成去年整年出货量的6成以上。上半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系统方面毛利率为28.87%。从其历年财报分析来看,从2018年到2023年,宁德时代储能业务收入从1.89亿元增至近600亿元,已成为其第二增长曲线。
光伏组件“五巨头”之一的阿特斯也通过发展储能业务实现业绩增,上半年,预计实现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纯利润是12亿元到14亿元,其中第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7%到42%。阿特斯方面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大储产品交付量已基本与2023年全年持平;第二季度公司大储产品交付量相比第一季度预计将保持50%以上增长;2024年全年,大储产品的出货量将达到6-6.5吉瓦时,同比增长500%左右。
高工产业研究院调研统计,2024年上半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116吉瓦时,较2023年上半年增长41%。其中一季度出货量40吉瓦时,二季度出货量76吉瓦时。
上半年储能项目竞标价格不断走低,压缩了整个储能产业链的盈利空间,企业积极“降本增效”保持竞争优势。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不完全统计,6月,2小时储能系统中标均价为0.74元/瓦时,环比增长14%,同比下降35%;4小时储能系统中标均价为0.55元/瓦时,环比下降37%。
华宝新能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00万元至80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5104.43万元,同比增长217.54%-256.73%。该公司在公告中表示,主要是降本增效策略取得成效。在库存成本的优化、原材料采购价格的回落等因素影响下,它的毛利率同比有所提升,同时通过精准投放广告及高效复用营销素材等措施,降低了销售费用率,同时积极调整组织架构、优化人力成本结构,降低了管理费用。
与此同时,储能产品价格跌幅逐步收窄,均价趋于稳定,这也利于企业明确预期、提高收益。随着碳酸锂等资源及原材料价格下降,联动影响企业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下降,宁德时代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26.5%,同比增长4.9个百分点。
价格竞争倒逼着储能设备朝着大功率、高效率的方向迭代。最明显的趋势之一是以314Ah为主的300Ah+大容量储能电芯正逐渐替代280Ah电芯成为市场新主流。目前,300Ah+储能电芯在市场中的渗透率已达30%左右,并逐步向500Ah+电芯发展。
从具备量产300Ah+电芯能力的企业来看,截至目前,宁德时代、瑞浦兰钧、远景动力、赣锋锂业、鹏辉能源、欣旺达、海辰储能等10余家电池厂商具备量产能力,发布超20项大容量储能电芯品类。这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将促使中标企业越来越向头部电池厂商集中。
海外市场大单频现,拔高了业内对全年储能市场表现预期。仅7月,阳光电源与沙特ALGIHAZ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容量高达7.8吉瓦时;科陆电子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科陆美国公司将为一家美国电池储能公司可以提供约600兆瓦时的集装箱式电池储能系统;南都电源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其与法国某储能项目公司签署了金额约为2.64亿元的采购合同,主要供应规模约为223兆瓦时的锂电池储能系统。
海外持续高需求、高利润,推动国内储能企业积极“出海”。阿特斯方面表示,公司已在北美、欧洲以及日本等主要户用储能活跃的国家和地区布局经销网络。
中金研报预计,2024年全球储能出货量将达到273吉瓦时。美国市场从短期看,经济性提升推动大储市场出货边际改善,关税政策或将带来抢装潮。从中期看,美国市场能源转型、极端天气、AI发展等将推动储能需求上升;欧洲市场户储去库存接近尾声,天然气价格、居民电价回落,但仍然维持历史高位,户用光储系统目前经济性仍然较高。欧盟提升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占比规划,多个国家上调目标加速建设,带来大储机遇;东南亚地区新兴经济体的高电力需求与薄弱电网基础设施的矛盾将促进储能装机持续提升。
高工产业研究院则预计,2024年全年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超240吉瓦时,其中电力储能将成为全年增长最主要驱动力,下半年大储电芯将维持0.30-0.35元/瓦时价位。(记者 卢奇秀)